
人世間存在的不外乎多重的評判標準,
但是人們為了讓生活簡單一些,
便刻意去尋找一個不變的真理(最好就是一個標準答案)
到頭來只能癡人說夢般、遍地難尋,最後總是撲了個空。
二元論或稱二分法造成大多數人們判斷上的粗暴及偏激,
對於分析事物真相時容易產生誤解,非彼即此,沒有轉圜的餘地。
(看看藍綠之爭就知道了)
在繪畫進行的過程中,畫者必須讓思緒游走於觀察(現實)與觀念(虛構)之間。
猶如遊走於真實與夢境之間,
真實的荒謬有時令人無法置信,
夢境的真實又令人汗流浹背。
而藝術活動賴以存活的即是現實與夢境之間的模糊地帶。
人們過度迷信天才論,認為藝術只是天才專享的權利,
以二分法來講:我不是藝術家,所以我不懂藝術,
這個誤解造成大部分人失去接近藝術的機會
也成了大部分人不願意接近藝術的最大藉口
其實藝術不是拿來理解的,
藝術是用來感受的。
事實上藝術比電腦容易理解多了,
但人們寧願分析彩虹是怎麼樣形成的,
卻不願靜下來欣賞一下彩虹的美。
相對於科學對世界的傷害,
藝術只是微乎其微的危害著這個世界,(比如說長輩告誡我們藝術家都很窮、很頹廢等等。。。)
藝術的形成是思想與精神的外現 _____ 表象即內在
但是一切都在變動之中,
隨時隨地在變形,
法國明哲德勒茲指出:本質就是流變。
它沒有答案也不要定論,
當問題有了一個肯定的答案時,
問題本身也等同死亡。
唯有人們將視野維持在一個開放的狀態____ 永遠的開放 ,
如此,精神的狀態才是活絡的。
這是一個怪異的情況,
大夥寧可相信世界上有鬼,
卻無法接受一幅抽象繪畫?!(無法對藝術採取一個開放的狀態)
有人質問畢卡索:你的畫到底在表達甚麼時?
畢卡索反問他:你聽到小鳥優美的叫聲時,你會質問小鳥在唱些甚麼嗎?
放下心中的尺,
用一個最舒服的姿勢去感受身邊的一切吧